不空祖師

不空祖師 (705~774)梵名Amoghavajra 。 又作不空金剛。又作不空金剛。 為唐代譯經家(與鳩摩羅什、真諦、玄奘等並稱4大翻譯家,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對照組織之功甚钜。)、密教付法第六祖。為唐代譯經家(與鳩摩羅什、真諦、玄奘等並稱4大翻譯家,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對照組織之功甚钜。)、密教付法第六祖。 南印度師子國人。南印度師子國人。 天資聰明,幼從叔父游南海諸國,其後出家,十四歲從金剛智三藏學悉曇章,誦持梵經。天資聰明,幼從叔父遊南海諸國,其後出家,十四歲從金剛智三藏學悉曇章,誦持梵經。 尋渡南海,唐玄宗開元八年(720)抵洛陽,時年十六。尋渡南海,唐玄宗開元八年(720)抵洛陽,時年十六。 開元十三年,始受戒於廣福寺。開元十三年,始受戒於廣福寺。 助師翻譯經教,熏習日深,蒙受兩部灌頂,護摩、阿闍黎法,並盡付密乘諸經,亦兼受善無畏阿闍黎灌頂,得胎藏法秘要。助師翻譯經教,熏習日深,蒙受兩部灌頂,護摩、阿闍黎法,並儘付密乘諸經,亦兼受善無畏阿闍黎灌頂,得胎藏法秘要。 至三十歲,本師已入滅,奉命西行,廣搜梵本,取道廣州,採訪使劉巨鄰懇請灌頂,乃于廣州之法性寺即今光孝寺開壇,受灌頂者以萬計。至三十歲,本師已入滅,奉命西行,廣蒐梵本,取道廣州,採訪使劉巨鄰懇請灌頂,乃於廣州之法性寺即今光孝寺開壇,受灌頂者以萬計。 後達獅子國,得遇龍智菩薩,虔獻金寶錦繡,請開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,及毗盧遮那大悲胎藏法門,菩薩特為建立壇場,不空及隨行弟子含光等同受五部灌頂。後達獅子國,得遇龍智菩薩,虔獻金寶錦繡,請開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,及毘盧遮那大悲胎藏法門,菩薩特為建立壇場,不空及隨行弟子含光等同受五部灌頂。 嗣後廣參善知識,搜尋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部,顯密法理無不窮源竟委,遊行五印,法驗屢著奇跡。嗣後廣參善知識,搜尋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部,顯密法理無不窮源竟委,遊行五印,法驗屢著奇蹟。 天寶五年還京,續詔入內建壇,為帝灌頂。天寶五年還京,續詔入內建壇,為帝灌頂。 頻年為國家修法,無不靈驗如響。頻年為國家修法,無不靈驗如響。 身曆三朝,皆為帝師,臣民受灌頂者不可勝數。身曆三朝,皆為帝師,臣民受灌頂者不可勝數。 大曆三年,於興善寺建立壇場,代宗敕令近侍大臣諸禁軍使一致灌頂,可稱中國密教最盛之時。大曆三年,於興善寺建立壇場,代宗敕令近侍大臣諸禁軍使一致灌頂,可稱中國密教最盛之時。 齎回梵本,奉敕翻譯。齎回梵本,奉敕翻譯。 自天寶至大曆先後譯出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,著錄所未及者,尚有四十餘部。自天寶至大歷先後譯出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,著錄所未及者,尚有四十餘部。 大曆九年六月初,自謂白月圓滿當行,屆時以大印身定中示寂,世壽七十,荼毗得舍利數百粒。大歷九年六月初,自謂白月圓滿當行,屆時以大印身定中示寂,世壽七十,荼毘得舍利數百粒。 傳法弟子五人:一含光;二惠朗;三曇貞;四覺超;五惠果,皆第七代阿闍黎,然獨惠果一支延綿不絕。傳法弟子五人:一含光;二惠朗;三曇貞;四覺超;五惠果,皆第七代阿闍黎,然獨惠果一支延綿不絕。 善無畏大士闡發胎藏界理趣;金剛智大士指示金剛界義訣;不空大士兩師之,兩部大旨集成於一人,後更親謁龍智菩薩以增益之,複廣參善知識以輔助之,所學尤完備矣。善無畏大士闡發胎藏界理趣;金剛智大士指示金剛界義訣;不空大士兩師之,兩部大旨集成於一人,後更親謁龍智菩薩以增益之,複廣參善知識以輔助之,所學尤完備矣。 法華有軌;華嚴有觀;舉顯教最高義理,以密法證明其妙境,是真融會顯密之一乘大家也。法華有軌;華嚴有觀;舉顯教最高義理,以密法證明其妙境,是真融會顯密之一乘大家也。 中國佛教得此位大士主持,允稱極盛時代。中國佛教得此位大士主持,允稱極盛時代。 三朝禮遇之隆,超越今古,不亦宜乎!三朝禮遇之隆,超越今古,不亦宜乎!